醫療發展|機械臂輔助微創手術 切除腎臟癌症腫瘤

醫健人物

發布時間: 2024/05/29 09:57

分享:

分享:

【腎癌/癌症/腫瘤/手術/機械臂】隨著醫學科技進步,機械臂微創手術早已應用於不同範疇的癌症治療,當中包括腎癌。早期腎癌治療主要是手術切除腎腫瘤,同時保留腎臟(部份腎臟切除術)。但如果腫瘤完全內生或體積較大,手術複雜性增加,昔日醫生會選擇傳統開放式手術或全腎切除。而機械臂手術就能突破此限制,它能深入較狹窄的空間,進行精確的切割,有助保留腎臟組織之餘,更可減少失血情況,加速康復進度。

保留組織 失血少 康復快

泌尿外科專科醫生林耀宗分享一個案 「陳伯(化名)早年因腎石而需要切除一邊腎臟,數年後發現另一邊腎臟有一7厘米腫瘤。如果手術將全腎切除,術後必須進行血液透析治療,對於年紀較大的他而言,的確難以負荷。主診醫生判斷病情後,認為陳伯可接受機械臂輔助微創手術,將腫瘤切除之餘,能夠保留僅存的腎臟,減低術後的影響。」

傳統手術 創傷性較大

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據顯示,2021年本地腎癌新症共有921宗。很多腎癌患者與陳伯一樣,要到較後期才發現腫瘤存在。林耀宗解釋,腎臟位置處於腹膜後方,被脂肪包圍著,腎癌發病初期多數沒有感覺。如病者感到腰痛、腹脹或有血尿,腎腫瘤很可能已增大到影響周遭器官及輸尿系統。

假如腎癌處於較早階段,治療尚未算複雜,例如早期(腫瘤小於4厘米,屬於T1a期)是可以透過手術達至根治效果,目標是將腫瘤切除並且保留健康腎組織;但對於像陳伯般腫瘤較大或位置隱蔽的個案,又該如何處理呢?

機械臂輔助 增靈活性

林耀宗指出,傳統上類似個案需要進行開放式手術,惟創傷性較大,術後康復進度也較慢;直至機械臂輔助微創手術面世,情況得到大大改善。

機械臂輔助微創手術可以局部切除不同類型的腎癌腫瘤,機械臂的靈活性能夠深入狹窄的位置,加上現時的3D高清畫面及虛擬影像技術能夠提供精準資訊,例如腫瘤、供應血管的位置,有助術前規劃以保留完整組織,這些都是以往難以做到。術後,由於傷口較細,患者失血較少,復康速度相對較快,住院日數也因而大減。

而陳伯在接受過機械臂輔助微創手術後,腎小球過濾率(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)雖有下趺,但未至於要接受洗腎的水平,令他的生活質素不致受影響。

林耀宗認為,要避免腎癌無聲無色出現,最好定期接受影像檢查,尤其是本身肥胖、患有高血壓及有相關家族病史人士,自三、四十歲開始便應定期接受腎臟超聲波或電腦掃描檢查。一旦確診腎腫瘤,亦可分析腫瘤大小、位置與血管及輸尿系統的距離,藉此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。林醫生亦提醒,治療腎癌有不同方案,各有其成效及副作用,患者應與主診醫生商討,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方案。

泌尿外科專科醫生 林耀宗

HKET 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。立即下載︰https://onelink.to/f92q4m

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最新資訊︰http://tinyurl.com/3dtnw8f5